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灯光文秘 感悟 正文内容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最新7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2-15 20:27:48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1篇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雕梁画栋,层台累榭·······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有着“天上取材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的美誉。走进它,便是走进了几千年前的莺歌燕舞,走进它,便是走进了中国古代雕刻的鬼斧神工······

古朴清新的住所一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便跟随着爸爸妈妈,推开了王家大院那沧桑古老的大门。

刚一迈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种威严感禁锢于心。深院的宁静,墙上的斑痕,似是一位老者在对后辈絮絮而谈,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又对接下来的一切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怀着好奇,怀着严肃。我迈步向前走去。厚重的脚步在墙壁间来回碰撞、摩擦。撞击出错落有致的脚步声。古巷在唱一首歌,一首永不疲倦的歌。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跨过门槛,我们来到凝瑞阁前。抬头一看,房前的两个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幅楹联:

仰云汉俯后土东南西北游目骋怀常中意 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

压韵的语调,美好的寓意,无一不显示着当时王氏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眷恋。让当代人们也品味出那一份淡然,一份清雅。

愈往上爬,爬到最顶端时,俯身望去,心中便有了一种隐隐的豁达。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是滑的,云是梦的。四面阙如,八方无碍,斗拱迭出。东可望绵山日出,西可观苏溪月夜。这如水墨般的风景,倘若被李后主看到了,我想,他也一定不会再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是品一口龙井,赏一轮明月了吧。那叠落有致的院落,虽然不知名,但是却有“花不知名分外娇”的感觉。再次俯视,我仿佛忘却了红尘世俗的烦恼,心也飘到那凌云之上了。

从楼顶上下来,再沿着古道往里走。我发现,几乎每个楼上都有一块匾额。它们诗书气华,虽字数寥寥,但却意境悠远,引人深思。比如这块“为善最乐”,为善最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便是王氏老祖宗教会我们的道理啊。它们那或奋发,或告诫,或启示的字体,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啊。

参观完王家大院,已经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时候了。也是时候回家了。

一副溢彩的画卷,一厥清丽的诗词,一曲从琴弦流淌出来的乐曲。这就是王家大院,最真实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2篇

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前些天,大家也领略过它们的风采啦,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在到达王家大院之前呢,我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家大院有着近700年历史的文化,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在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的静生镇,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据说在元朝皇庆年间一位名叫王实的人定居静升。在事耕的同时,王实兼做豆腐,由于技高一筹,加之为人敦厚,生意渐兴,因此王实被尊为静升王姓始祖。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年间,那时,除了大兴土木,营造室第、祠堂、坟莹和开设店肆、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竭。在此时代,王家入宦者仅二品至五品官员就有12人,罗授、封、赠在内的各类年官员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袂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加入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足以看出王家的显赫。民国初年,王家店铺仍然覆盖晋、冀、京、津等省市。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王家被迫举家南迁,大院人去楼空,而王家人也漂浮异乡。 而在现代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异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建筑艺术珍品,开放几年来,在国内外发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首都一家报纸曾以“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头版头条的长篇报道,引起了在北京及周边省市普遍关注。_、_等那时一批党和_以及国际知名学者郑孝燮、罗哲文、余秋雨、王鲁湘等考察王家年院后,亦都欣然题词赋诗,给以很高的评价。所以啊大家今天来到王家大院绝对是票有所值。

好啦,王家大院到了,大家收拾收拾准备下车,跟随我前往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现开放高家崖、红门堡两个建筑群和王氏宗祠孝义祠三部分,共有院落123座,房间1118间,面积万平方米。在这里呢我也只以个人对王家大院的简单的理解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王家大院的特点,还有大家进了王家大院之后应该看点什么,注意些什么,大家首先要注意的是王家大院的各处的砖雕、木雕、石雕,它们姿态分成,各具特色,其次如果站在王家大院的最高处的院墙上,俯瞰一下整个王家大院,大家会发现红门堡的整体结构是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大家在进入之后,仔细的看看,就会发现我所说的这些特点。因为咱们相处时间挺长了,我还想给大家留一个完美的印象,我不太想大家知道我才疏学浅,所以等等会有专业的讲解员为大家进行细细的讲解,我就在最后尾随大家,大家如果有什么事,就到队伍最后找我,或给我打电话,咱们整个王家大院的游览时间是三个小时,,因为王家大院整个建筑群是院内有院,门里套门,就像迷宫一般,虽然不会走不出来,但极易走散。因此,进入王家大院之后,大人要带好小孩子,老人随我一块走,如果是中年人或年轻人和队伍失散的话不要着急,一个人在高宅大院里面游览也别具风趣,并且会在游览完之后对整个大院有着个人独特的见解,所以当走散时,你只需在三小时后,到咱们停车处集合,就可以啦。好了大家看到前面的那个穿着正是,留着寸头的殷俊小伙了没有,大家向那里靠拢,那位就是咱们的专业的讲解员,,,什么没看见,就是那个脸上有疙瘩的那个。

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年夜院是清代平易近居建筑的集年夜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巨匠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平易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年夜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巨细院落123座,衡宇1118间,面积万平方米。 高家崖、红门堡工具坚持,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锁城堡式建筑。外不美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年夜精湛壮不美观,天工人情地利。于貌似陈旧看法中千变万化,在连结北方传统平易近居共性的同时,又闪现出了卓越的个性妨现校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焰宏伟,功能齐全,根基上担任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气概,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在丰硕,适用而又美不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屋建瓴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配合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巨细院落既珠联璧合,又自力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受。此刻,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遵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名目,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传布下来的年夜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此鱿脯根基上恢复了王家昔时的历史风貌。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结构,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门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都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气概;年夜年夜都同高家崖一样,皆清代“纤细繁密”之典型。设立于红门堡东三甲的中华王氏博物馆,是今朝国内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馆,开事后,几乎天天都有来自国内外的王姓族人到此旅游不雅参观、寻根谒祖或信函、电话咨询。 1999 年,王家年夜院被评为“山西省十年夜闻名优异旅游景区”和“省级文明景区(点)”; 2001 年,经由过程了ISO9000 国际质量打点系统认证;2002 岁首,王家年夜院又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元; 2003 年,被评为中国(首选)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区。 2006年05月25日,王家年夜院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_核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呵护单元名单。 灵石匠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巨室滩镇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念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年夜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早晨康、乾、嘉年间,那时,除年夜兴土木,营造室第、祠堂、坟莹和开设店肆、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竭。在此时代,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搜罗授、封、赠在内的各类年夜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袂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加入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年夜十八世往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不美观身非凡,在自己,则主若是后辈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道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_,终致秋风落叶,年夜喷香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体年夜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芦沟桥事情后,亦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漂浮异乡。 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人年夜业各界多有建树,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名门望族。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3篇

上星期我去山西,参观游览了几处,感受最深的是王家大院,回京之后其印象还久久出现在眼前。

除了对王家大院的建筑群,看了之后感觉特别舒服,青砖青瓦高高的堂屋,工整大气,尤其是各种砖雕,不但工艺精湛,而且寓意深刻,几乎每一处都可以讲出一段故事。例如大门两边刻出两株竹子,根部是深扎石头之中,寓意根基扎实;中部竹竿挺直,寓意虚心求教、节节向上;顶部竹叶茂盛,寓意清平正廉。我历来最喜欢竹子,去年出的文集即以竹子为封面底图,家中亦养了富贵竹,但是象这样解释竹子,并放在大门,更是使我感动。

王家大院的每户每室都有对联和横匾,其内容充满了中国文化和道德,基本上围绕的主题都是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做学问。即使涉及做官致富,也是教人要为官清廉,取富正道。例如有一横匾,上书“为善最乐”,我看了心中一震,原来这正是我老父临终给我们儿女的教诲:助人为乐,为善最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还有一匾,上书“学会吃亏”等等。

王家大院尽管是富户人家,但是他们每户都这样做家教,使其鼎盛维持了相当长的年代,据说后来衰败也是缘于放松了教育,以至吸毒腐败盛行。我参观之后触动很大,当今各类腐败是不是也与我们教育重文轻德有关,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都是如此。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应认真自问,我们对儿女最大的期望,究竟是出人头地,还是正直为善?如果大家都以前者为目标,甚至不择手段,不惜踩着别人往上争,那么不怪国家民族堕落!我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4篇

千年中国历史看山西!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她的地下不仅矿藏丰富而且还埋藏着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数件文物静静地躺在那里几百年、上千年,每一件文物中都蕴含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或凄楚或豪壮,或旖旎或跌宕。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转动,沧海变桑田,唯一不变的是这些深埋在历史角落里的一件件文物。它就像一面面镜子把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展现在我们眼前。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驱车前往山西博物院来参观那些被历史尘封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山西博物院位于风景宜人的汾河西岸,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馆藏20余万件珍贵文物,日接待能力在千人以上,在国内堪属一流。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循历史脉络,聚文明亮点”,构成了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4000件稀世珍宝,将山西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来了完美的诠释。

走进一个个展厅,面对众多珍宝,看得我眼花缭乱,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些金银玉器、陶瓷字画。在明清晋商室展出的一座座深宅大院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一座座模型形小而具微,我们看到了山西商人艰苦创业的雄心与盛极而衰的思索。

“灵石古村山水间,四合坊巷礼为先,楼台塾馆凝文气,儒雅兴衰二百年。——王家大院”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我对晋商文

“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家大院

化了解并不是太多,好多知识都汲取于电视剧《乔家大院》。对晋商所居住的大院也知之甚少。以前也走马灯似的参观过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旅游景点,但都不如这次更直观,更全面。在赞叹晋商居住之奢华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险的拼搏精神。山西出文物也出商人,但我感觉现在的山西山人已经缺少了先辈们赖以成功的“晋魂”,对于处在市场经济中的山西商人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索一下。

参观完所有展厅我发现除了我们这个参观团。零零星星的游客不到20人听工作人员说平时游客也不多每天也就一二百人,而且好多是学校和单位组织的参观团。散客更是来寥寥无几。听到这我不禁暗思:馆藏如此丰富而且设施一流的博物院为何如此门庭冷落呢?是什么阻碍了游客的脚步,除了交通不便、宣传不到位之外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改革开放的脚步已经跨过20多年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背后是人们逐渐淡漠了的文化观、历史观在苦苦挣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隐痛,而无知的我们还在灯红酒绿下品尝着自己的愚昧,殊不知那些冷落在博物院中的文物正在冷眼嘲笑着我们!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5篇

“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和古香古色的氛围显得略微有点恐怖。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国家4A级旅游景点,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之称。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6篇

有一个暑假,我和我的姑姑,姑父和表妹,去了王家大院,当时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恨不得张一对翅膀立刻飞到哪里去,我们开车去王家大院,我们开了好久,才到了那里!

远远地就看到了占据半个山坡的王家大院。进了大院,才体悟到什么叫“侯门深似海”。一进进的庭院一重重的门,我们跟着导游转了1个半小时,才看了个大概。

王家大院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几乎是一座小型的皇宫,从康熙年间开工,历经雍正、乾隆、嘉庆四位皇帝,差不多建了90年才完工。王家以商发家,以商买官,以官护商,成就了山西商人一番辉煌事业。据说王家一共建了6个城堡,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高家崖(视履堡)和红门堡两处。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大小院落既珠联壁合,又独立成章;或隐或现,各种各样的门户,给人造成了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红门堡依山而建,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型,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堡墙高筑,四门俱全,由四道封闭圈组成,形成一个“王”字。

中华文化的繁复精深和中国古典建筑美学在王家大院表现得淋漓尽致,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不听姑父讲解根本弄不清楚。比如:大门上一对木刻的柿子,意为“事事如意”;镂空的石壁上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寓意五福捧寿;学堂的台阶共分三层,每层三级,名为“连升三级”。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供奉王氏祖先的阁楼上刻有楹联,内容很能反映王家的治家格言:“受荫祖先须善言善行善德,造福子孙在勤学勤俭勤劳”。然而这终究只是祖先的一相情愿。王家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建成高家涯后,两人的四子四孙,都因吸毒而家败人亡,王家后代则辗转去了四川。只留下这座气势恢宏的城堡,不知王家的子孙看了作何感受?

在王家大院游览,不时能听到游人的啧啧称赞。看雪只恨生自己不逢时,不能住进这样的大宅门。我忽然想起巴金笔下的《家春秋》,描述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大家族了。在觉民、觉新眼里枷锁般的大家族现在却让我们艳羡不已。世事轮回,凡事都没有一个定数。

看完了王家大院,我们回到了家里,我被古时候那些人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震撼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真是我们_的骄傲!

王家大院感悟100字左右 第7篇

今天我们来到了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时一座元朝风格的建筑,王家是元朝开始做官,清朝没落,建筑十分有特色。

进了大门,首先是一座城堡,叫老宅,老宅是由王家大儿子拥有,由于他是四品官,所以门楼不是特别气派,往里走有少爷读书的地方,寝室,小姐楼,书房,会客厅等,还有一些壁画象征做官,健康代代升旺,从这点看来古代人十分聪明。

穿过一道小门便是新宅,新宅并没有老宅参观价值达,它里面展出一些板画家和国画家的作品。

再往上走,便是城墙,城墙往前走是龙亭,在龙亭上不但可以看到王家大院的全景,分别是玄武,朱雀,青龙,白虎,麒麟,象征着平安,再往前走是一个亭子,亭子下面是个很长的坡,下去后便结束了参观。

从王家大院参观可以看出古人十分聪明,建筑很有特色,木材石板十分坚固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