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灯光文秘 读后感 正文内容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推荐39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24 09:10:24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篇

阿龙来送楞严经,我泡茶,给他倒了一盅剑南春,边吃花生边看大片边瞎聊。他说儒太精英,人民群众哪里做得到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三省吾身呢,做下来太辛苦了,要求简直比、佛教还难。想起他上次来看GZ时谈起在西安的生活,“主要是看超女,去年电视里只有《大长今》和超女给我一些安慰”,哈哈一笑。诗人如今只读佛经,书店不入,杂书不读。

近来断断续续读王阳明,守仁先生讲得确实好,字里行间一望而知是亲历之教,非说说而已。就像南怀瑾说楞严是不是伪经,文字上的考据分辨终是外行说个热闹,要按着它去修,才知道所言不虚。然亦觉对人力要求确高,“戒惧之念,无时可息”,便是一处“慎独”,更有几人做得?千年以降,遂只出得几个超贤入圣之人。

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2人遭际其实毫不逊色,熊在上海见_不禁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政策就是要把你养起来,等你死了,你的东西自然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要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_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个耳光,马亦只能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_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熊被梁介绍入南京欧阳竞无门下学唯识,却以《新唯识论》刊布于世,梁觉其乱说一气,马却颇多赞赏。后欧阳师病重,熊探问,被弟子拒之门外,怕师傅见他后太过激动。

日军飞机轰炸,梁端坐中庭读书,逃难香港,海上遇浪毫不动容,乃至建国后与毛对辩,这些段子背后是“吾曹不出苍生何”的意思,颇有大使命感。而马则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蔡元培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终生只做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梁在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里推崇的罗汝芳、杨简,就是梁马会时,马送他的。

细读泰合、宜山会语,日寇压境,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以赠浙大诸生,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所得非数语可轻率言尽。

整理笔记,一个百年之前,本雅明的天才老师就看出现代人的流行性格不外两种:乐极生厌和玩世不恭,满世界都是背包客冒险家游荡者技术派。各个追求个性,其实一个模子。其理论路径与韦伯分庭抗礼,本雅明卢卡奇等等几个学生急于叛出师门,却没有一个能传衣钵,可见天纵之才果然是天地间不传之秘。近来坊间关于民主之议甚多,千百年来,聚众之群亦只得此最不坏之办法,乱世为人,只敢求一消极自由。其实无甚可谈,不如一边凉快去也。

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信仰之坚,然渐觉似乎并不如何狂妄。天才之心,注定相通,那是人类中另外的一群。吾辈穷一生之力,不过勉强证得相面功夫:不至于不识天才而已。

而阳明之说入心处,何妨照着去做:循于理,不着一己的意思,以理行事,物来顺应。而那自由主义者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_他人?呵呵,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置身中国,自由主义固然信得,然意兴阑珊于此,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民主也罢,自由主义也好,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人群之中,多是粗糙简易的东西,不过是要保证那最坏最傻的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为货币的增值开路。此一感慨,发于左右分野之外。用今天秦晖在凤凰大讲堂里说民主福利国家时所言——从人性上讲,往好了说,左是追求公平,右是追求竞争;往坏了说,左是出于怯懦,右是出于自私。果然透辟。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篇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我们被灌输到,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进步了什么?救人的学生滑入江中,也没人肯救;十七岁的民工被机器截去三根手指,领导却不肯拉去医治;少女为了和两男子欢娱,竟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试问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们进步了什么?火车提速了,坐在火车上的人就幸福了吗?华人登月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心里就踏实了吗?所谓的进步如果不是谎言,就是扯淡。阳明先生慨叹道:“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即使有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存在,明代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并没有改进,更何况今日。现在的中国,只看到达官贵人、鸿商富贾掌握话语权,宣传他们那一套成功哲学。所以,我们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们身上去了,仿佛只有当大官,赚大钱,学有大学问,做了大事业才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让我歌颂成功,那么就是让我歌颂出身的幸运和生活的机遇。试问,今天的中国仅靠个人的知识才能,你能走多远?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篇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4篇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阳明传奇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阳明传奇读后感(一)

我看了一本名叫《百家讲谈--传奇王阳明》的书。这本书是讲明朝最伟大的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战术家,他还创立了“心学”这一学派,他是谁?他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一生坎坷,坚持不懈的他打败了许多年都无法消灭的少数民族武装,平定朱振濠准备十年之久的谋反却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创立心学收了无数弟-子,身有疾病却在钱宁、江彬这帮小人的排挤、陷害却坚强的挺了下去……

而且王守仁是带着忧虑、神奇、不可思议来到世上的,你们想不到的事就要发生了……

一天,一位老太太正在担心:这儿媳妇都怀了十四个月的胎了,咋还不生呢?

正在担心的这位老太太是王守仁的祖母,她姓岑,我们就叫她岑老太太吧。

岑老太太所指的儿媳妇正是王守仁的妈妈,叫郑氏。

和岑老太太同样担心的,是她的丈夫。叫王伦。

他(她)们就急啊,可是,急有什么用啊!恰巧就在这天夜里,岑老太太梦见一位仙人踏着祥云下来把一个孩子塞到她手里,据说,注意,这是据说,据说就在这个时候,郑氏的房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哭,把她吵醒了。

看,王守仁的出生是多么奇妙啊!我再讲一讲王守仁在贵州龙场驿站悟道的故事吧。

驿站,实际上就是招待所,王守仁被派去当的是驿城,就是招待所所长。

当所长是件好事,但在王守仁这边那就是件苦差事,因为贵州龙场是十分贫困的地方,而且凶悍的苗族人时不时的就来打闹一下,那里也没房子,无法看书、避雨呀!

我就不多说了,一天夜里,王守仁正在想着:我终于悟道了!当然,他到底悟了什么道,我不知道。

王守仁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并且知道了“道”是什么意思: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传奇读后感(二)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传奇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这是我读了《传奇王阳明》之后想到的,现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王阳明传奇读后感(三)

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希望能帮助您!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5篇

学以致用,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也就是必须在事上练。我们知道了良知,也就是知道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但是不去用,那也不对,只有在事上练习多了,我们才能得心应手。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阳明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阳明读后感(一)

这本书从王阳明的先祖王纲说起,从王纲开始到第六代是状元父亲王华,第七代就是王阳明了,这是一个书香世家的,而且遗传基因还是不错的,王家人大都很聪明,都身怀绝学。王阳明生平基本写得很清楚,一些心学门人所大书特书的经典如守仁格竹、喝断禅机心、龙场悟道都写得很详细,能对阳明先生一生有个大概了解,他娶了六个老婆这在当年明月的书中是没有看到的。有几个片断印象深刻。

其一就是康海救李梦阳那一段。书中写道,一代名士风范,救人于危难之际,却不幸跌入了奸党的泥坑中。这种事听起来可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却勾勒出了人类社会的相处之难,勾勒出了人性的微妙与变幻。如果你做一个坏人,杀十人而饶过一人,那么残存的人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如果你做一个好人,救一个人却没有能力救十个人,那么你救得这个人就嫌你没有尽心尽力,救人救到底。康海就是陷入了这个人性险恶的泥潭之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读书随笔

《传奇王阳明》这本书很容易看,就是翻一翻的速度就能读明白,不需要费心思去死磕,百家讲坛负责把干货稀释到接受无障碍,挑起一点兴趣,这是最好状态。

董平在书里面表现出的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就好像程晓流讲解围棋时上课动不动就是吴清源曾经这样说,吴清源曾经那样说,很容易明白。他们崇拜他,自然不在立言,立言的哲学家太多了。太上立德,然后立功,然后立言。德这件事情不好说,然而王阳明立功,立言,却终于将功值得炫耀的部分在各种阴差阳错间消弭了,就显出他的不一般来。

要读懂阳明的思想一定要看年谱。他的年谱叫《王阳明先生年谱》。是他的学生给辑的。王老师,是他传给后人的头衔。不是欧阳文忠公年谱,不是王荆公年谱,所有关于功名的骄傲在他这里都没有。他倒是真的白衣渡江书生挂帅过,不过死的时候只有学生来送行,文成是他的谥号,直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换代才加上的谥号。

功成身退,无道则隐是很多人追求的状态,有些人,比如说孔子说到没有做到,还有一些,说到,做到,但并不是出自本心,倒是被逼的,比如他。可是在这样被逼的时候依然能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就很了不起。当然,他可能不是真的看开,不过死鸭子嘴硬,可有这样的胆量在弥留之际依然嘴硬着的,也是一种风骨。

他的字很好,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有董赵的味道,不过又没有那么矜持,有一点恰到好处的锋芒。说起来很有意思,心学这一派的大师总让人觉得亲近些,有人气些,锋芒也好,怪癖也罢,总之比理学那派活泼。好像口才很好,能够在辩论的时候把朱熹骂的汗流浃背连连说我没有想到这点的陆象山,当然还有十五岁离家出走考察塞外军事,十七岁和道士对谈误了洞房花烛的王阳明。

老朱家出一种可以和老高家比肩为国朝双阙的怪异人种,不过也催生了很多有眼光的人。比如说王阳明,比如说写明夷待访录的黄宗羲,还比如写古诗评选的王夫之,按说该提他张子正蒙注一类的代表作,但我觉得王夫之的杂文犀利幽默很有意思,比他正经的文章要好看,我喜欢他当然是因为他说我家丕殿的好话,但能在那么多年曹植最高的定论中说他作的可见是个有意思的人。我不喜欢顾炎武,我觉得日知录有寡妇心态。当然,也许以后也会喜欢,就像我小时候很讨厌钱穆觉得他写文章四平八稳还不如童书业,不过他的中国思想史六讲就是好文章。

呵呵,说了这么多,建议不了解阳明先生生平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如果想真正的了解阳明先生,那您可要花功夫了,必须要了解他的阳明心学, 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写的真好,如果您不太感兴趣,那您可以读读他的散文,先生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都堪称千古名篇,不可不读。

读阳明先生的书,仅用两天时间,中间经过思考和分析,才疏学浅的我只能之言片语地说一下自己的所学所悟:看阳明先生的书,阳明学的思想大概是下面的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杨武林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

读书随笔《传奇王阳明》这本书很容易看,就是翻一翻的速度就能读明白,不需要费心思去死磕,百家讲坛负责把干货稀释到接受无障碍,挑起一点兴趣,这是最好状态。董平在书里面表现出的......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最初看王阳明的时候,先是欣赏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真正的三不朽也,盛名之下,再去追逐他的功绩,才发现他用兵如神,军功显赫,再慢慢领悟他的心学思想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所谓“心”,当是哲学上一种本源的概念,跟我们所熟知的黄老思想中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在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中皆蕴含着道,“心”也是如此,所谓“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吾来看此花时,此花之颜色则一时明亮起来。”心与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这样的说法像是禅理,却是“心学”这种唯心主义思想的极致。心学是让我们去掌控自己的心灵,能够被心看见,把握的,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良知,一个起初看起来晦涩的词,慢慢琢磨之后,才明白,王阳明的“良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圣人之道”,而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切都已经存在,我们只是需要去发现而已。而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致良知”,这是个很精妙的说法。手段无非有二,一是向内求索,就是内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冥想自问,曾国藩日日静坐深思,修为已臻化境,终于也成了“三不朽”的完人;二是向外求索,要多做“事上磨练”,从行事中去打磨自己,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在世俗生活中不断修行,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有能力去掌控命运,掌控这个世界,从而成就梦想,绚烂人生。

阳明心学是很多人的心灵导师,如今也是我的人生指引,我希望它的力量也可以让我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强大自己,让我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去获得去改变去创造去拥有去珍惜……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但真正能实现的很少。王阳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的“真三不朽”。再识王阳明,我充满了敬佩,心中也不免有些惭愧。

从王阳明的传记出发,我接着阅读了剖析阳明心学美学的著作——《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也是颇有触动,无论是读书过程中的小小笔记,还是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摘记于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 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

民国的王学风潮

由于历史的原因,王阳明作为中国唯心哲学的代表,在我过去受教育的课本中罕见其名。后来读得书多了,王阳明的名字渐渐地进入了脑海。这几年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两本让我对王阳明大感兴趣的书,一个是《从大历史的角度读xxx日记》,其中反复提到xxx对王阳明的推崇和信奉;一个是《明朝那些事儿》,把王阳明写得神乎其神。后来在不同的书中看到,王学在民国是大为流行的。

一口气读完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后,先弄明白了两个民国典故的由来。一个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名字的来历,其本名陶文濬,因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先改名“陶知行”,后又改为“陶行知”。再一个就是xxx“攘外必须安内”的来历,原来也是王阳明先生的,以xxx对王学的崇拜,倒也自然。这个提法王阳明在平定广西叛乱的时候运用,原话是“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安民之术,须以化俗为本”。

这两个典故也就印证了王学在民国的影响力。

-------------------- 在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追求那种“与物同体”,“良知独显,与造物者游”,“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至乐’境界的同时,王守仁强调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王守仁认识到,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活动不同于纯理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理性的意志活动,而是一种具有感性自由的生命情感活动。这种审美活动的实现存在于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中。这种体验既非感性直观又非逻辑理性的心理活动,而是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瞬间把握,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如情感、想象、直觉、欢乐、痛苦、意志等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体验亦即是生命体验,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消融的“至乐”境界。正是这审美体验,无生命、无意义的自在之物才可成为审美对象,世界才会向我敞开,意义才能生成,同时,我的心灵也会得到提升,我的存在价值才能被确证。就此,王守仁以观花为例作了很形象的描绘: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 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综上所述,王学由于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使其美学具有典型的体验美学特色。这种体验美学是以“至乐”境界为目标,强调超然的与天地同体,美善合一,美丑自融的“孔颜之乐”。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种体现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美(至乐)只能在审美体验中把握。在审美体验中,审美主客消融,世界向我敞开,生命意义的瞬间生成,我的存在被确证。这种体验以“虚灵”为前提,有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而细细品味人生、社会、历史更是王守仁所崇尚的。至此,我们可以说,王守仁的美学是体验美学。正是这种体验美学,王守仁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

王阳明的快乐境界

“至乐”——“孔颜之乐”是王守仁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其最高的审美境界。“至乐”或“乐”,在王守仁看来,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感官愉悦的“七情之乐”。“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之乐”,但已是一种超越于此的高级精神境界。这个“乐”就不只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仁人”即圣人,作为心之本体的“乐”也就是圣人。圣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乐自流形”的那种超越时空、消融物我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是“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完全摆脱个人名利、贫富穷达的无私境界。这种境界是王守仁的落脚点。这也正是“孔颜之乐”的精神实质。因此,在“乐”中,审美主体就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的高度统一,达到了充实活泼的自由怡悦的“孔颜之乐处”。

王守仁正是从这一“至乐”境界出发来阐释善与恶、美与丑的。他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美是“理”的感性显现。他说:礼字即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既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文显而可见之,礼也。礼微而难之,文也。是所谓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者也。

所谓“礼字即理字”,亦即“心”(良知)是体现为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准则,尤其是存在于吾心的道德律令,即《六经》为吾心之常道,是善的内容。这种“礼”是抽象的,理性的,不可见的。所谓“文”是“礼”的外在表现,亦即良知在个体生命中的表现形式。而“文”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先秦孔孟荀、《易传》以致后来的刘勰等讲的“文”,都已明显地包含有“美”之置。因此这里的“文”即是美。

王守仁认为作为理性内容的善(礼)和作为感性形成的美(文)是统一的,“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的。也就是说,善要表现在美的形式之中,而美的形式同时也正是善的表现,具有善的意义,不是外在于善的东西。因此,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吾心”即良知、礼,是善的内容,而乐、诗只能是“吾心”的外在感性形式。由此,他说:“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这里,他就规定了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强调了善与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时,在他看来,“礼”是存在于感性个体生命之中的体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精神的道德律令,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这体现了中国美学从道德境界走向审美境界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乐”境界的重要特征。

也正是从“至乐”境界出发,他认为作为本然状态的“良知”无善恶、无美丑。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又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虽然,“善恶只是一物”,“良知”本自是美(明)的,但在现实中,由于为世事所累,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利禄缠身,使明镜般的“良知”不能朗现,才出现了“过与不及”之善恶和美丑之分。为了解其障蔽,他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水无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读阳明先生的书,仅用两天时间,中间经过思考和分析,才疏学浅的我只能之言片语地说一下自己的所学所悟:

看阳明先生的书,阳明学的思想大概是下面的一首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最开始阳明先生学习朱熹等儒家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格物为思想主旨来悟道,导致阳明先生没搞清楚悟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在龙场悟道得出:圣人之道,吾性足矣!八个大字。

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践成为了一个难解的题目,而在读《神奇圣人王阳明》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阳明先生在一生当中研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各家的学派,也许有种感觉是他不专一,而我感觉他是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总结,不停的实践。学到一个思想或得到一个思路的时候,他并不是立刻去相信,而是自己先试着用一下,用得好就记下来推荐给大家,用得不好就直接PASS掉,再不行就自己搞创造,知行合一就这样成立了。(还是我瞎掰的) 最后到了最后一个关键词:致良知。也就是最初的那一首诗,也就从致良知三个字开始了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致良知大概是包含了他所有的思想,包括吾性足

以和知行合一。思想体系大概是这样的:人心就是他所说的本体,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还是盗匪都拥有良知,在做事的时候良知会站出来评价此事是善抑或是恶;只有在做事的时候取善去恶,才是真正的格物。

求学悟道的路途好像登珠穆拉玛峰的羊肠小径,儒家、道家、佛家或者西方哲学等都是登山的小路,他们偶尔会在某一点汇合又会在岔路口远离,但终归在顶点又会相遇。不要纠结于学习哪一家的智慧,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好了。求学悟道就好像攀登珠穆拉玛峰,在最初的七千米并不是很难,但再向上每一百米都会付出更多努力,在最后的一百米更是要付出常年累月的努力去完成,等登上顶峰之后就可以看到世界万物的规律和人性的善恶,这就是悟道。

如何攀登高峰呢,古代圣人留下的书中基本上说得都是你应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出错不会受伤害,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或者说出自己悟道的感觉,只要有和他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离上道不远了。凡是书中可以表达的只是一种别人的思想,对每个人而言思考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思想。所以如果想要攀登高峰就要做得知行合一,只有多想多做,在做事中找出规律学到知识,然后做更多的事。老子说: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也就是说,只要努力工作立功了,才能有能力去评价,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做的,说得多了就成为模范,成为大家标榜学习的榜样。友情提示:如果想要成为优秀讲师或成为模范代表就必须先做出点成绩来。对老子这句话也是我断章取义、胡猜乱蒙的,不足以称为正解。

子曾经曰:唯上智下愚不移。也就是说最有智慧的人和最愚蠢的人不会改变自己。

不是说愚蠢的人不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是愚蠢的人拒绝学习和改变而导致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传奇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阳明是一个奇人,但是过去没有系统地了解过他。看百家讲坛的《传奇王阳明》,看到第六集,零碎的感悟颇多,先记录下来,生怕回头就忘记了,顺便也再理理思路。

感慨的是王阳明12岁便立志要做圣贤之人,从此没有改过目标。那么小就有如此清晰的人生目标,可叹我们很多人到中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二)

读过阳明先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龙场这个地方对其的重要意义。在龙场,先生接受了人生中最大的磨练,跨过了最大的一道坎,是在这里,先生悟出了“道”!

龙场虽是“驿站”,却早已破败不堪,房子是危房,根本不能住人。由于条件如此之差,驿卒早已离去,驿站名存实亡。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没有人能够视若无睹,旁若无人,先生也不例外。但当他静静看着弯延的山路时,最初的彷徨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豪气雄心。

漫漫人生之路,就像山路一般,不论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完,如果连这点困难也不能克服,何谈弘扬道统,担当重任!

就如此次的CK项目,在刚接触业务,培训完后,自己觉得还是很生疏,扫寝时也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开口,在看着战友示范了几遍之后,才渐渐找到了感觉,慢慢地自己也能够主动开口。从起初觉得困难到后面享受这个过程,虽然成单量不高,但是重点在于我们敢于突破自己去做,这就足够了!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的内心潜力很大,但如果处于一种平淡安逸的生活,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但当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时,全身心投入,精神就会受到激发,唤醒你的意志力,使潜能得以发挥出来。

所以在修炼自身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任重道远!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三)

在我读的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希望能帮助您!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6篇

这是在1517年,阳明先生奉命到赣州剿匪,来到赣州后,他并没有马上用兵,而是对当地匪民不分、百姓和土匪串通一气、通风报信、包庇隐藏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后,出台的一项具体详细、操作性很强的管理办法。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十家牌法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具体是指:每十家为一牌,每户门前置一小牌,查实造册报官备用。规定每户每人执牌挨户查巡情况,随时报官。如有隐藏不报的,十家连坐。通俗的理解,就是每十户人家为一个管理单位,每户门上放置一块小牌子,牌子上如实填写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人口、家人职业、身体情况、户籍田粮等),还要照着这个样子再造一份册子上交,以备检查。每天由各家轮流值班,值班的那家户主对照各家门口的牌子,然后对住户人口进行比对检查,比如某家今夜多了某人,是何姓名,从何处来,来干何事等等。巡视结束后,连同自家的情况,通告各家。如有可疑处,应立即告知官府,如果有意隐瞒情况,事发之后,十家一同治罪。

阳明先生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一人犯错,株连其他人,而是要让大家把心连起来,团结一致抵抗外贼。先生的办法是为了拔除巢贼之根,当地百姓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土匪的伤害,不得不与土匪勾结,十家牌法的施行切断了巢贼的通讯信息,断了巢贼的根。从十家牌法的制定上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也和他的心学理论息息相关。他认为人人有良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隐藏了他人而连累了其他九家几十号人,心里的良知就会非常愧疚,所以不会收留,甚至还会送到官府手中。这其实就是让我们的心明,心明则眼亮,自己心明的时候才能看清是非善恶。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也应该从细处着手,从十家牌法来看,全是细节,全部落在实处,一县之事,如视诸掌。在没有互联网数据的那个年代,要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开篇我们也可以看出,执行起来还是难的,但王阳明先生再次申告,就是要大家再次落实,审查清楚,让所有情况无所遁形,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大的布局还要在细处下功夫。

十家牌法即使在今天,依然是十分受用的,例如分组学习法,几人一组,能心连心,相互牵制和影响,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除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之外,还应该“讲信修睦”,遇事应相互劝解和调和,相互支持、相互砥砺、团结一致。让我们心中的良知迸发,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社会会更加和谐。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谢谢大家的聆听!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7篇

我是一个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吃不下睡不着。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不知不觉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很少能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摆脱世事纷扰、潜心做学问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烦嚣,滤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诱惑,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聚精会神做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8篇

寒假,我读完了《王阳明》这本书,书中讲述的王阳明生平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观点“知行合一”四个字更是给我极大的启发。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王阳明是谁?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个文坛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将领,是被称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位,是_、_等人心中的偶像。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王阳明曾反复实践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驳了这个观点,也随即提出了“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要到生活中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真实价值。朱熹在儒家学术地位极高,王阳明提出了这个超过朱熹的观点,在当时令所有儒家学子难以接受,他是冒着死提出并坚持的,他的勇气和对真理的执着令人赞叹。

我也要学习王阳明先生善于思考的品质,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另外,作为一个学生,我还应该学习的是王阳明不放弃、不气馁、昂首苦读书的精神。王阳明曾经两次考进士落榜,他却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他在挫折面前不畏怯,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失败,向下一个困难发起挑战,最终获得金榜题名。

这是一本好书, 值得所有人去阅读, 也值得所有人去学习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真理。我在此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9篇

任何事只要开始去做,永远不晚,今天终于动笔开始写书评,我没有写过书评,也没看过好的书评,怕看了,我就不敢写了。在豆瓣写书评,只是满足了自我的表达,写的好与不好,还望看见的人,路过就好。

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两遍,我想我会继续看下去,无论多少遍,每次都会有新的理解。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这本书主要宣扬的就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当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动一致合一了,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圣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从而能更好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进而拥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阳明说,追求良知和行动的一致,比拥有更多的物质和名利更加重要!那么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们如何确认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难道一出生我们就有良知,难道任何事良知都会告诉我们该怎么面对和去做吗?那是不是说,只要听从心里的声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对和解决吗?

我以为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才认识什么是良知,难道人本身具有,无需外在去求索吗。那么学习的价值何在,过多的阅读和学习会不会让人更加迷茫,过多的工具和本事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吗。知行合一告诉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内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后将良知和身体外在的需求做区分,通过自己生活的磨练,发扬内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逻辑就是这样,当然,作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觉得普通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为圣人,毕竟圣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阳明只有一个,孔子都只有一个,一个圣人的出现势必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一个身心健全,生活快乐的人都已经非常了不起!况且生活本身有其残酷和任性的考验,我们都无法掌控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面对可能会一地鸡毛的生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给了我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思路,我想我会继续学习王阳明的想法,深化对阳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许我会有另一番感悟!

感谢阳明先生,感谢自己的认真,我喜欢这样不断成长的自己,我会坚持做这样的自己!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0篇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1篇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2篇

读书随笔

《传奇王阳明》这本书很容易看,就是翻一翻的速度就能读明白,不需要费心思去死磕,百家讲坛负责把干货稀释到接受无障碍,挑起一点兴趣,这是最好状态。

董平在书里面表现出的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就好像程晓流讲解围棋时上课动不动就是吴清源曾经这样说,吴清源曾经那样说,很容易明白。他们崇拜他,自然不在立言,立言的哲学家太多了。太上立德,然后立功,然后立言。德这件事情不好说,然而王阳明立功,立言,却终于将功值得炫耀的部分在各种阴差阳错间消弭了,就显出他的不一般来。

要读懂阳明的思想一定要看年谱。他的年谱叫《王阳明先生年谱》。是他的学生给辑的。王老师,是他传给后人的头衔。不是欧阳文忠公年谱,不是王荆公年谱,所有关于功名的骄傲在他这里都没有。他倒是真的白衣渡江书生挂帅过,不过死的时候只有学生来送行,文成是他的谥号,直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换代才加上的谥号。

功成身退,无道则隐是很多人追求的状态,有些人,比如说孔子说到没有做到,还有一些,说到,做到,但并不是出自本心,倒是被逼的,比如他。可是在这样被逼的时候依然能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就很了不起。当然,他可能不是真的看开,不过死鸭子嘴硬,可有这样的胆量在弥留之际依然嘴硬着的,也是一种风骨。

他的字很好,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有董赵的味道,不过又没有那么矜持,有一点恰到好处的锋芒。说起来很有意思,心学这一派的大师总让人觉得亲近些,有人气些,锋芒也好,怪癖也罢,总之比理学那派活泼。好像口才很好,能够在辩论的时候把朱熹骂的汗流浃背连连说我没有想到这点的陆象山,当然还有十五岁离家出走考察塞外军事,十七岁和道士对谈误了洞房花烛的王阳明。

老朱家出一种可以和老高家比肩为国朝双阙的怪异人种,不过也催生了很多有眼光的人。比如说王阳明,比如说写明夷待访录的黄宗羲,还比如写古诗评选的王夫之,按说该提他张子正蒙注一类的代表作,但我觉得王夫之的杂文犀利幽默很有意思,比他正经的文章要好看,我喜欢他当然是因为他说我家丕殿的好话,但能在那么多年曹植最高的定论中说他作的可见是个有意思的人。我不喜欢顾炎武,我觉得日知录有寡妇心态。当然,也许以后也会喜欢,就像我小时候很讨厌钱穆觉得他写文章四平八稳还不如童书业,不过他的中国思想史六讲就是好文章。

呵呵,说了这么多,建议不了解阳明先生生平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如果想真正的了解阳明先生,那您可要花功夫了,必须要了解他的阳明心学,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写的真好,如果您不太感兴趣,那您可以读读他的散文,先生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都堪称千古名篇,不可不读。

《王阳明》读后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

读阳明先生的书,仅用两天时间,中间经过思考和分析,才疏学浅的我只能之言片语地说一下自己的所学所悟:看阳明先生的书,阳明学的思想大概是下面的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3篇

王阳明堪称心理学大家,其倡导心学思想,相信遵从内心的天理以致良知,则可达无往不胜、处变不惊、处乱不散的境界。但它并非与“唯心主义”划等号,它是基于对外界物的认知而从内心找答案,相信外界万物与内心天人一体。这是很有辩证思维的.,在物的基础上读心,然后专注于内心良知,保持恒久定力与耐心。

王阳明心学思想不是避世的,相反地,它是提倡入世建立功业的,但它又是反对纯粹为功名利禄而去入世,而是以遵从内心良知去建功立业,不能被心中私欲遮蔽内心良知去求名求利。这一点,通过王阳明江西剿匪、平定宁王之乱、广西平叛等创下名垂史册的功业,却在当时未能获得应有之功名,甚至险遭恶人之不测,对此他看得风轻云淡。这是一种站在良知的至高境界,所表现的宽广胸怀和洞悉世事的智慧。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4篇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阳明先生用这四个词概括出了一个人这一生应有的为人处世态度。

有志者事竟成,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有目标就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就是立志。学无止境,我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读后感.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志向,这是勤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去完善,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得到升华,这是改过。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5篇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1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习录》的学习。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6篇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_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7篇

这本书从王阳明的先祖王纲说起,从王纲开始到第六代是状元父亲王华,第七代就是王阳明了,这是一个书香世家的,而且遗传基因还是不错的,王家人大都很聪明,都身怀绝学。王阳明生平基本写得很清楚,一些心学门人所大书特书的经典如守仁格竹、

喝断禅机心、龙场悟道都写得很详细,能对阳明先生一生有个大概了解,他娶了六个老婆这在当年明月的书中是没有看到的。有几个片断印象深刻。

其一就是康海救李梦阳那一段。书中写道,一代名士风范,救人于危难之际,却不幸跌入了奸党的泥坑中。这种事听起来可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却勾勒出了人类社会的相处之难,勾勒出了人性的微妙与变幻。如果你做一个坏人,杀十人而饶过一人,那么残存的人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如果你做一个好人,救一个人却没有能力救十个人,那么你救得这个人就嫌你没有尽心尽力,救人救到底。康海就是陷入了这个人性险恶的泥潭之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王阳明厉害之处: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1)学术:精通儒/道/释,创立心学,致良知,让自己名垂青史;

2)事功: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断藤峡剿匪;用兵如神。

3)为人:身在官场,最后能全身而退;

为什么王阳明这么厉害?

1)坚定的信念:圣人可学而至也;

2)不懈的追求,16岁,只身出关,骑马练箭;17岁,洞房之夜消失,铁柱宫论道;格竹七日;

3)生死考验,激发潜能:反对刘瑾被追杀,假装跳江;山神庙遇虎,

机智逃脱;贵州龙场,蛮荒之地;

4)深厚积淀: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厚,父亲更是状元郎。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8篇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是伴随着“格物”展开的,联系阳明学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对意义世界的构造,我们可以明白,虽然“良知”普遍的先验存在,但阳明学中包含对扬弃“良知”主体意识的超验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认良知本体的存在,但也对我们的意义世界毫无益处,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义上的不存在。而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为了能够在世上“流行发用”,怎么可能会忽视良知意义呢?从阳明生前与两位最得意的门生的“天泉论道”中我们也可以找出证据。阳明面对王龙溪的“四无说”表示在本体上的肯定,但也对钱德洪从工夫(实践)上展开对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体上阳明确实认同良知的超验,先验性,但是在良知的意义上,他不忘用“致”,用实践来突出“良知”在意义世界中的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心中已经明觉到了自己的孝顺之心,明白了孝顺的含义,但无法在我们的意义世界中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样,如果只是在本体上将“良知”给“致”(穷尽)了,而不在工夫上将“良知”给“致”(实践),那么我们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体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这两个“致”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体与工夫上同时开展对良知的体悟,用康德的话来讲,一者是对纯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对实践理性的体悟。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则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学习没有终点,要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19篇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Y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Y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0篇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贵州时悟出了心即理,指出人的心就是天理,不要费力向外探寻,这与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提倡的向外物探寻天理相反。初一看,好像心学是唯心论,不管是不是,我觉得心学对一个人的为人为事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心指的`是良知,他指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辨是非,明善恶的良知,这是“知”,他要求人的行为要和自己良知相统一,也就是“知行合一”,但很多人的良知被自己的私欲给蒙蔽了,往往就做出了违背良知的事情。如受贿,食品安全等,当事人的良知都知道这么做是错是恶,但都被利益、欲望给蒙蔽了。

心学又提出“致良知”,教人们要去私欲存良知,他的方法不是佛教通过打坐修到达到心的无欲无求,而是“炼心”,通过“事上炼”,也就是通过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去除私欲,使自己的良知越来越明朗,而达到“知行合一”。去私欲也不是要求无欲无求,而是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同时也不反对人们去追求财富和名利,承认人有天赋差异,如果有能力,为什么不去呢。

“知行合一”是很简单的道理,但人遇到事就很难做到“心不动”,总是会思前想后,权衡左右,往往就与良知背道而驰了。

最后说一句,妈的,我知道经常喝酒不好,可还是挡不住喝酒的欲望,咋整啊[酷]。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1篇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_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2篇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使我对这位心学的创立者充满了景仰之情。但对他的了解一直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一直无缘对心学继续进一步的学习。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认真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释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担当”。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第二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单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这里王阳明所说的心既是一种我们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万物共有的怜悯之情,当我们去感知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对我们而言具有了意义,由此也可见王阳明强调了人对于外物对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与西方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价值上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联系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层关于道德理性的体现。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极致,也指依良知而行,这就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了。良知为知,致则有力行之义,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合为一,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本心是可以无善恶之分并且可以分辨善恶的,但具体的人会因为欲念而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认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基于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良知之心就是我们要追求和还原的本心,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内去求得我们的良知之心,这种向内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过与向外的行来达到,知行合一是达到致良知的方法。在这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伦理道德是只知而’终身不行‘,只不过是讲之以口耳,并不身体力行。而道德信条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则毫无意义。所以,阳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题,强调了道德信条的实践性品格。王阳明主张在道德实践之中,我们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的阶段。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这四句话归纳总结王阳明的心学:’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使理,我们无需求理与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但受欲念的纷扰染恶,所以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去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代的知识体系中看来,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中,这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偏向伦理上的道德哲学,而不是关于心物二元主体的讨论。那么,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当代思想和实践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们所了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这样的道德理性产生价值。当代道德思想的发展太快,很多人们铭记于心的道德准则却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和考虑,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行为也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而变得困难。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伦理道德?反思我们的道德理念是否与我们的道德行为一致?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尽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考,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3篇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 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 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  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  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  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  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  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  乐与自由呢?  四、做回最优秀自己 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  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  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韩军梅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4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私欲已经完全笼罩身体,所以可以走的很快,步伐渐行渐远,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甚至后来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团队里面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每个人的性格或者都是不一样的,做起事情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组合起来特别的复杂和费劲,其中还要去调和里面的人际关系,尚若能把大家的心志磨合到一起,激发各自的长处,协同作战,形成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会取得骄人战绩。

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真心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同行,在道义方面相互砥砺,对于过失能给予劝诫,及时弥补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调整状态和发展路线,更好地大踏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善良,回归内心深处的明灯,裹挟他人修为自我,磨炼自我,去私欲,思利他,开展有良知的知心之行,我们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找到支撑我们壮烈前行的豪言壮语。每人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我力量,众人举火,合力同行,向善之路,才能走的很远,我们才会大行其道,彰显时代发展主旋律。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首先都要信心,充满正能量,互相裹挟,全力以赴。信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钥匙,有了信心,我们达到了成功的一大半了。而且这种信心要随着任务的进程不断加强,直至深入到潜意识中。同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做好战术计划,利用大家每人的长处,激发各自的潜能和优势,寻找突破点,把大家的心牢牢栓在一切,同舟共济,我们一定会变为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攻克一个个堡垒,取得最后的胜利。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5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观王阳明的一生,年少发狠做圣人,无畏言语贬龙场,于最低谷之处,迎来龙场悟道,后得人生伯乐,实现少年之理想。在战场上的他诡计多端,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这是攻心,书中也提到王阳明对于这种做法是怀着愧疚的。再后来,打山贼,平定宁王造反,他始终远离朝政,为一方百姓着想,年老之时,不得已上路安定广西,路过之地,百姓、门徒无不顶礼,可想其在众人心中之威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小篇幅写到王阳明的负面之处,比如家室混乱,也曾有过私心占_财产等等。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圣人并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会犯错,他们也会有所疏漏,只是不断的在进取罢了。

书的另一部的是讲王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从心上求理,遵循良知的指引,然后按照良知去行事。这于现实有很大的意义,规避了朱熹门徒只在知上下功夫,忽略行的弊端。于我们而言,更是提醒着我们,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读书,其最终目标应该是去实践书中道理。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6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7篇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但真正能实现的很少。王阳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的“真三不朽”。再识王阳明,我充满了敬佩,心中也不免有些惭愧。

从王阳明的传记出发,我接着阅读了剖析阳明心学美学的著作——《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也是颇有触动,无论是读书过程中的小小笔记,还是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摘记于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

民国的王学风潮

由于历史的原因,王阳明作为中国唯心哲学的代表,在我过去受教育的课本中罕见其名。后来读得书多了,王阳明的名字渐渐地进入了脑海。这几年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两本让我对王阳明大感兴趣的书,一个是《从大历史的角度读_日记》,其中反复提到_对王阳明的推崇和信奉;一个是《明朝那些事儿》,把王阳明写得神乎其神。后来在不同的书中看到,王学在民国是大为流行的。

一口气读完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后,先弄明白了两个民国典故的由来。一个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名字的来历,其本名陶文濬,因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先改名“陶知行”,后又改为“陶行知”。再一个就是_“攘外必须安内”的来历,原来也是王阳明先生的,以_对王学的崇拜,倒也自然。这个提法王阳明在平定广西叛乱的时候运用,原话是“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安民之术,须以化俗为本”。

这两个典故也就印证了王学在民国的影响力。

--------------------在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追求那种“与物同体”,“良知独显,与造物者游”,“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至乐’境界的同时,王守仁强调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王守仁认识到,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活动不同于纯理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理性的意志活动,而是一种具有感性自由的生命情感活动。这种审美活动的实现存在于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中。这种体验既非感性直观又非逻辑理性的心理活动,而是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瞬间把握,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如情感、想象、直觉、欢乐、痛苦、意志等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体验亦即是生命体验,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消融的“至乐”境界。正是这审美体验,无生命、无意义的自在之物才可成为审美对象,世界才会向我敞开,意义才能生成,同时,我的心灵也会得到提升,我的存在价值才能被确证。就此,王守仁以观花为例作了很形象的描绘: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综上所述,王学由于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使其美学具有典型的体验美学特色。这种体验美学是以“至乐”境界为目标,强调超然的与天地同体,美善合一,美丑自融的“孔颜之乐”。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种体现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美(至乐)只能在审美体验中把握。在审美体验中,审美主客消融,世界向我敞开,生命意义的瞬间生成,我的存在被确证。这种体验以“虚灵”为前提,有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而细细品味人生、社会、历史更是王守仁所崇尚的。至此,我们可以说,王守仁的美学是体验美学。正是这种体验美学,王守仁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

王阳明的快乐境界

“至乐”——“孔颜之乐”是王守仁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其最高的审美境界。“至乐”或“乐”,在王守仁看来,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感官愉悦的“七情之乐”。“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之乐”,但已是一种超越于此的高级精神境界。这个“乐”就不只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仁人”即圣人,作为心之本体的“乐”也就是圣人。圣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乐自流形”的那种超越时空、消融物我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是“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完全摆脱个人名利、贫富穷达的无私境界。这种境界是王守仁的落脚点。这也正是“孔颜之乐”的精神实质。因此,在“乐”中,审美主体就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的高度统一,达到了充实活泼的自由怡悦的“孔颜之乐处”。

王守仁正是从这一“至乐”境界出发来阐释善与恶、美与丑的。他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美是“理”的感性显现。他说:礼字即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既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文显而可见之,礼也。礼微而难之,文也。是所谓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者也。

所谓“礼字即理字”,亦即“心”(良知)是体现为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准则,尤其是存在于吾心的道德律令,即《六经》为吾心之常道,是善的内容。这种“礼”是抽象的,理性的,不可见的。所谓“文”是“礼”的外在表现,亦即良知在个体生命中的表现形式。而“文”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先秦孔孟荀、《易传》以致后来的刘勰等讲的“文”,都已明显地包含有“美”之置。因此这里的“文”即是美。

王守仁认为作为理性内容的善(礼)和作为感性形成的美(文)是统一的,“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的。也就是说,善要表现在美的形式之中,而美的形式同时也正是善的表现,具有善的意义,不是外在于善的东西。因此,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吾心”即良知、礼,是善的内容,而乐、诗只能是“吾心”的外在感性形式。由此,他说:“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这里,他就规定了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强调了善与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时,在他看来,“礼”是存在于感性个体生命之中的体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精神的道德律令,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这体现了中国美学从道德境界走向审美境界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乐”境界的重要特征。

也正是从“至乐”境界出发,他认为作为本然状态的“良知”无善恶、无美丑。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又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虽然,“善恶只是一物”,“良知”本自是美(明)的,但在现实中,由于为世事所累,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利禄缠身,使明镜般的“良知”不能朗现,才出现了“过与不及”之善恶和美丑之分。为了解其障蔽,他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水无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8篇

读阳明先生的书,仅用两天时间,中间经过思考和分析,才疏学浅的我只能之言片语地说一下自己的所学所悟:

看阳明先生的书,阳明学的思想大概是下面的一首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最开始阳明先生学习朱熹等儒家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格物为思想主旨来悟道,导致阳明先生没搞清楚悟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在龙场悟道得出:圣人之道,吾性足矣!八个大字。

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践成为了一个难解的题目,而在读《神奇圣人王阳明》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阳明先生在一生当中研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各家的学派,也许有种感觉是他不专一,而我感觉他是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总结,不停的实践。学到一个思想或得到一个思路的时候,他并不是立刻去相信,而是自己先试着用一下,用得好就记下来推荐给大家,用得不好就直接PASS掉,再不行就自己搞创造,知行合一就这样成立了。(还是我瞎掰的)最后到了最后一个关键词:致良知。也就是最初的那一首诗,也就从致良知三个字开始了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致良知大概是包含了他所有的思想,包括吾性足

以和知行合一。思想体系大概是这样的:人心就是他所说的本体,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还是盗匪都拥有良知,在做事的时候良知会站出来评价此事是善抑或是恶;只有在做事的时候取善去恶,才是真正的格物。

求学悟道的路途好像登珠穆拉玛峰的羊肠小径,儒家、道家、佛家或者西方哲学等都是登山的小路,他们偶尔会在某一点汇合又会在岔路口远离,但终归在顶点又会相遇。不要纠结于学习哪一家的智慧,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好了。求学悟道就好像攀登珠穆拉玛峰,在最初的七千米并不是很难,但再向上每一百米都会付出更多努力,在最后的一百米更是要付出常年累月的努力去完成,等登上顶峰之后就可以看到世界万物的规律和人性的善恶,这就是悟道。

如何攀登高峰呢,古代圣人留下的书中基本上说得都是你应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出错不会受伤害,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或者说出自己悟道的感觉,只要有和他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离上道不远了。凡是书中可以表达的只是一种别人的思想,对每个人而言思考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思想。所以如果想要攀登高峰就要做得知行合一,只有多想多做,在做事中找出规律学到知识,然后做更多的事。老子说: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也就是说,只要努力工作立功了,才能有能力去评价,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做的,说得多了就成为模范,成为大家标榜学习的榜样。友情提示:如果想要成为优秀讲师或成为模范代表就必须先做出点成绩来。对老子这句话也是我断章取义、胡猜乱蒙的,不足以称为正解。

子曾经曰:唯上智下愚不移。也就是说最有智慧的人和最愚蠢的人不会改变自己。

不是说愚蠢的人不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是愚蠢的人拒绝学习和改变而导致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29篇

看了好几天的王阳明传终于接近尾声,翻着最后的结束语却心潮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静,王老先生的心学说:心即理,致良知,良知可分是非善恶。他也用一生去践行了知行合一,丰功伟绩且不论说,心学理论和众多弟子的传承却是对华夏大地的一次洗礼。

回想自己生命的短短几十年,前十八年单纯的紧,只知读书考学,很少思考这么严肃的生命话题,可谓开智极晚;而后十年初生牛犊,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虽然也在想此生为何,但更多的时候盲于生计,甚至某个当下会屈从于小我的功利,但总感觉哪里不对,无法坦荡;最近五年更多的是痛苦的自我琢磨和思考,因为始终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里缺少了一点灵魂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却又不可知。

年少时母亲说待人以诚,我便待人以诚,渴望以真心换真心;但后来现实教育了我,真心未必一定得我所愿,甚至怀疑换来的是否是真心,于是颓废很久。苦思之下,便不再对别人奢求,虽然自己依旧‘以诚’,目的却变得功利很多,从换心变成了换物、换事,虽然并不认为这个逻辑正确,但正确的逻辑是什么,自己却不知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有了个疯狂的大学生涯还有毕业初几年的刻苦做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专注于做事也会无意间伤害无辜的人,而物欲又确非我所求,更是跌入一个痛苦的深渊,出口在哪里?除了沉默,好像做不了任何事情,我开始厌恶人与人之间的不真诚,厌恶商品社会的交易交换的潜规则,那几年活的小心翼翼,既不愿伤害别人,也不愿被社会大染缸所染。直到接触了性格色彩,理解了一些以前不理解的人与事,也了解了自己,稍稍卸下心头重担,更因此鼓起继续前进的勇气,那一年顺风顺水。

前途看起来美好无比,一切尽在掌握,事实却再一次的教育我:你还太嫩!根本不懂得人间的恶俗奸诈。想起大学时听过一个笑话,男同学问女同学:出去玩吗?女同学说:不方便,大姨妈来了。男同学就问:姨妈来干啥,住哪儿呀。当时听完后哈哈大笑,觉得这个男同学真是傻。若干年后突然间醒悟过来,貌似大学的某一年某一天自己也问过某个女同学类似的问题,居然毫不以为异。真是人世间的悲哀啊,原来我也曾是笑话中的主角,人心的'叵测往往和这个大姨妈一样,你把它当笑话听的时候,哈哈大笑;却未曾想你就是那个男同学,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同学发现了真相,却早已时过境迁,大姨妈也不知来去过了多少回了。但我终究还是醒悟了过来,第二天起得分外的早,迎着朝霞赶一列火车,心头涌出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欺我!

这是个死局,天下的熙熙和攘攘里既包括了大部分人也包括了我,趋利避害本乃人之本性,适者生存也是万物法则,试问又有谁人不自私、不谋私利、不有私欲呢,区别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而已。这就是长期以来我不安的根源吧,我也讨厌那样的自己,可又能怎么办呢。只有在旅行中,我才会快乐,从第一次长途骑行开始,我便遇过各种各样的善人善事,送饮料、送食物、邀请吃饭、做客住宿、馈赠现金等等,在这些物与事之下,我的确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诚意和善心,虽然素昧平生,却无私援手,虽然他们自己生活也不富裕,但对我们慷慨大方,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朴实和热情啊。我喜欢这样‘诚’与‘心’。每每在青年旅社也大都如此,五湖四海皆兄弟,开怀畅饮相见晚……

与这样的旅途相比,我怎么会喜欢现实呢?看似久居闹市,心却飞避荒野,只有在荒野中,心灵才会宁静,才会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知道方向和目标,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也才有勇气回到现实再次面对世俗。

但我很久没有独自旅行了,实际上那时我正在熙熙攘攘里,通透的新鲜劲消失后,我便陷入了纠结:不知道真相时,稀里糊涂痛苦;知道真相时,明明白白痛苦。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欺我一尺,我还要敬下去吗?显然这很难做到,自讨尚无唾面自干的境界,不过还之以牙,又非我所愿,我不想做那样的人!从那时起我也就开始了苦苦挣扎,无他法,加倍的痛苦;很庆幸,当年有幸认识宏伟老师还有曾一起学习性格色彩的老友们,每一次佛山之行都会给我打开一丝窗户,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仍有真诚存在。

时至今日,我仍无法精准的描绘那个世界,但已知缺失那一点在哪里。它一直在我内心未曾离去,只是曾经的少年彷徨不识金镶玉,却错选了粪土当做宝,险些误了聊聊生命。熙熙攘攘们也大抵如此吧,当我们不知方向时,便很容易随了大流,从了私心,废了光阴。

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是王阳明先生弥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金银财宝带不走,房子车子带不走,美女红颜带不走,唯有心安可好走,对的起天理良心,是谓心安。人生在世,不论多久,致良知,便不虚度光阴,便不担惊受怕,便不了无意义,唯此耳!

致良知,事事用心,时时安心,做到极致,也就成了传说中的圣贤啊。在圣贤的世界,我想不应再有熙熙攘攘之烦恼;若人人都可致良知,做圣贤,便是极乐之境,大同世界了。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0篇

当时南、赣、汀、漳一带匪患丛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大小土匪数十股,主要的有四股。离王阳明驻军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头子叫谢志珊。最远的在闽粤交境的地方,土匪的头子叫詹师富。最弱一支土匪的头子叫卢珂,最强一支土匪的头子叫池仲容。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为什么呢?就因为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诡道也。”因为最近的、最弱的、最强的那几支都有提防,唯独詹师富这一支因为最远,又不是最强,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会被出兵剿灭,因此最没有防备。王阳明定下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打最远的詹帅富。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1篇

当拿到王阳明一书时,心中有点激动。听到最多的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词句。他对于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提炼和升华。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和立志之路让我们赞叹不已!甜酸苦辣可酿酒,坎坷磨难悟人生。

共筑中国梦,传承中华魂。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王阳明的人生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传的中华魂。所以,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作为青年一代要先立志。少年王阳明立志要成为圣人。无论是春风得意顺风顺水还是历经磨难身处绝境,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圣人梦想。龙场躺棺悟道就是他为梦想努力的证明。日子虽然清苦,内心却很安定。圣人梦就像一盏灯,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梦想的支撑,他才度过了一个个劫难。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经受不住诱惑和磨难,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所以,我们首先要立志,而且要立利他之志、充满正能量之志。有了方向,我们才不会虚度光阴,走上歧途。其次,我们要改过。年少的王阳明放荡任性,通过认知自己,变得心静如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否定自己,才能突破自我,迅速提升和进步。王阳明主张内求,我们要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从而更好地激发我们真实和善良的一面。最后,要做到知行合一。知是心,行是理,知行之为一,正如心理之为一,是一个贯通的道理。王阳明带病出征就是知行合一。

至善的最高境界——致良知。致良知,是一种体认良知、激活良知的过程,是把良知扩充、推广、发扬、光大的过程。良知是知,致是行。致良知便是知行合一。良知无处不在,良知无时不在,人人都具有良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王阳明是我们的榜样,就像伏波将军是他的榜样。致良知,觉悟真我!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2篇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传奇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这是我读了《传奇王阳明》之后想到的,现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3篇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_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4篇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_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行,直到小偷都替他着急了,从床底下钻出来背了一遍,扬长而去,然后曾圣人接着背,所以,这位曾圣人不是一般的笨。但是根据评判圣人“三不朽”的标准,他确实做到了立德(整天拿着个“诚”字诀克来克去),立言(他那《曾国藩家书》大概就是为这个准备的),立功(就拿平定太平天国这一件事就够吹三辈子),这么说他确实是我辈楷模。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你多笨,比着曾圣人去做就行了,运气好了你也是个圣人,这就是“人皆可以成圣”。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5篇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记得第一堂理论课,我学得头昏脑胀;第一次实际操作,我累得汗流浃背。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采油工并不容易,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思维缺一不可。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不断挑战自己脑力和体力的极限,但最终仍然遗憾落选。幸运的是,不久后,我又有机会参加了厂团委举办的采油工状元擂台赛。面对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憋足了劲,在集训中攻坚克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从初赛一直到复活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正是王阳明“困知勉行,学者之事”的感悟,让我能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人生弥留时刻说出:“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纵观他的一生,尽管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阳光的心态让他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亦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采油工状元擂台赛后,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由于经历了大赛的成长和历练,队里决定任命我担任采油井长。工作还未满一年就得到队领导的如此信任,说心里话,我在感到激动和荣幸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许不安。我知道,担任井长后,自己的工作量将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管理好井组员工、协调处理好井组内的各项事务。尽管担任井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会有一些难度,但我却充满信心。我想,正是王阳明“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悟,让我能够时刻以阳光的心态,去积极地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艰辛和考验。

研读完《王阳明全集》后,我感悟颇深。书中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总是会蓦然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沁人心脾的阳光雨露渗透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精华,并化作激励我奋勇前行的无穷动力。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6篇

吕峥的《明朝一哥王阳明》让我认识了王阳明以及“王学”。作为一个对历史不擅长也不是很感兴趣的读者,能读到这样一本用通俗、风趣的语言来写的有关历史、哲学、心学的书籍,的确是一件十分幸运和值得高兴的事情。85年出生的吕峥在本书中向读者证明了他在写作才华和潜力,而敢于抒发自己独到见解的魄力与充满张力的文思,更令我赞叹不已。

也许《明朝那些事儿》让人读过之后大呼过瘾,但是从精神补给以至于有补于世的角度出发,显然《明朝一哥王阳明》更具有现实意义。毕竟书中的主角是王阳明以及他的思想。我对国学的微小积累,仅限于读过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零星的看过几集《百家讲坛》节目。因为在我印象中,诸子百家争鸣出来的结论,无非就是一些空话大道理、处世格言云云,没什么实用价值。毕竟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现如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只有百年基业的大杂烩国家美国,却成了世界老大。想到此处,不禁为文明古国的发展现状感到阵阵唏嘘。但是,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却是利用了阳明心学,完成了推动国家迅速崛起的“明治维新”。正如书中所说:错过了王阳明,中国停滞了数百年;得到了王阳明,日本有了明治维新。

王阳明究竟何方神圣?曾经担任过高中政治课代表的我,对教材中批判唯心主义的案例印象不是很深刻,因为考试的时候,只要求你掌握:唯物主义是对的,唯心主义是错的。但是究竟何为唯心主义,人民教育出版社显然没有在他们的出版物上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哪怕是一本影响了N代人、上亿莘莘学子的出版物。但是跟许多同龄人一样,王阳明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我初识并错过。

在读《明朝一哥王阳明》时,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王阳明如何“内圣外王,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原理又是什么?但是正如吕峥在书中提到:不把中国思想史这本烂账算清,你就无法体认良知之学的伟大。所以像我这种对国学比较绝缘的人想一下子弄明白心学显然不可能。幸好,吕峥慷慨地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带我重温了一遍相关历史,并且又一次问候了那些曾经在语文课本上留给我辈无数文言文去背诵的思想家们。

实事求是地说,合上本书之后,我并没能掌握王学的奥义及原理。但这与我读此书的初衷并不违背——我的确读到了一本好书。又额外获得了一个新的方向供我选择,即“心学”。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想学习国学,我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不必在各种“子”中囫囵吞枣,只要向一哥王阳明学习就行了,不是吗?

可能有很多读者跟我持有同样的态度,就是对年轻作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像吕峥这样初露锋芒、霸气外露的年轻作家。除了这篇评论开头的那些话之外,我希望吕峥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写出一本以诠释“阳明心学”为主的书,让更多生性驽钝之人如我者易于掌握这门伟大的思想哲学。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7篇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8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王阳明立志读后感 第39篇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